伴隨著“中國制造”,“中國創造”走向世界,漢之光華將以卓越的
服務能力協助我們的客戶完成全球知識產權布局。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亞馬遜在去年12月獲得了一項名為“預判發貨”的專利,可以通過對用戶行為數據的分析,預測用戶的購買意向,在他們正式下單之前就發出包裹,實現“先發貨,后購買”。
亞馬遜表示,他們判斷能否“預判發貨”的依據包括:用戶之前的訂單、商品搜索記錄、愿望清單、購物車內的商品,甚至還有用戶的鼠標在某件商品上的停留時間。通過這項技術,用戶收到快遞的時間將被大幅縮短。分析表明,從下單到收貨之間的等待時間,可能會降低人們的購物意愿,導致他們放棄網上購物。
目前,亞馬遜在接到訂單之后,會將商品在自家倉庫進行打包,等待UPS等快遞公司的卡車前來取貨,將商品直接送至用戶家中,或通過轉運送到目的地。而通過“預判發貨”,用戶“將要下單”的商品將被提前暫存到快遞公司的轉運中心或卡車里,待用戶完成訂單后,正式發出。
在“預判發貨”中,亞馬遜還會模糊填寫用戶的收貨地址,以便讓商品更接近潛在購買人群所在的區域,之后再在運輸途中這些最終確定的信息填寫完整。同時,亞馬遜還會向用戶推薦一些“正在途中”的商品,從而提高成功率。亞馬遜稱,這種預判式的發貨比較適合暢銷書或者一上市就吸引大批買家的商品。
當然,“預判發貨”也不是完全準確的。當送貨出現失誤時,亞馬遜會給予用戶一定的折扣,或是將預測失誤的已發貨商品作為禮物贈送給用戶。亞馬遜表示,“我們會考慮將這些包裹作為促銷禮品,借此來提升公司的口碑。”
美國市場調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師蘇查里塔?穆爾普魯指出,“亞馬遜正在充分利用他們龐大的數據資源,通過對消費群體的深入了解,亞馬遜可以根據多種因素來預測需求。”
(摘自 中關村)